读音:bì gù
繁体字:蔽固 意思:亦作“蔽锢”。
1.迂拙固执。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歆争之未决……后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
2.掩盖;隐匿。 宋·欧阳修《相度铜利牒》:“矿铜侧近居民,惧见官中兴置炉冶,
造句:后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传》博士,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皋文曰:“延巳为人,专蔽固嫉,而其言忠爱缠绵,此其君所以深信而不疑也。宋欧阳修《相度铜利牒》:“?铜侧近居民,惧见官中兴置炉冶,各相蔽固
首字母缩写:bg
【拼音】bìg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