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觔斗

读音:jīn dòu

繁体字:觔鬥

意思:亦作“觔兜”。

1.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寻橦、跳丸、吐火、吞刀、旋槃、觔斗,悉属此部。”

2.跟头。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摺:“某正在空地上学打觔斗。”
明·吾丘瑞《运甓记牛眠指穴》:“钉钉捉七,以会斗牌买快,虎跳觔兜。”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鸽异》:

解释:1.亦作"觔兜"。 2.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 3.跟头。 4.比喻失败或出丑。常与"栽"字连用。

造句:休息几分钟后他们又翻了几个筋斗。他拉平“T-33型”喷气发动机,接着猛然俯冲,开始翻第二个筋斗。那飞行员作了5次翻筋斗飞行。左右键控制奔跑,空格键召唤筋斗云。他年轻时是个翻筋斗的杂技演员。翻筋斗者翻滚者,尤指杂技演员或体操运动员他们还练习翻筋斗。你们见过罗丝翻筋斗吗?“在海里翻一个筋斗! ”你干嘛?布赖恩!这

首字母缩写:jd

【拼音】jīndòu

【包含觔斗的诗词】
《馄饨》
包罗万象,性气粗豪。
清净为根,礼恭叉手。
通身上缝隙无余,鑊汤里倒番觔斗。
把得定横吞竖吞,把不定东走西走。
宜是山僧嚼破时,泥牛洪地频哮吼。
上一篇
金玉
下一篇
金吾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