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晏殊

「晏殊」诗词全集(382)首

  • 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馀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阳只送平波远。
  • 雪藏梅,烟著柳。
    依约上春时候。
    初送雁,欲问莺。
    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
    忆得去年情味。
    金盏酒,玉炉香。
    任他红日长。
  •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巧缀雕琼绽色丝,三千宫面宿胭脂。
  •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菹叶凉。
  • 杨柳风前香百步。
    盘心碎点真珠露。
    疑是水仙开洞府。
    妆景趣。
    红幢绿盖朝天路。
    小鸭飞来稠闹处。
    三三两两能言语。
    饮散短亭人欲去。
    留不住。
    黄昏更下萧萧雨。
  • 留花不住怨花飞。
    向南园、情绪依依。
    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
    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
    对芳丛、惆怅多时。
    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
    空满眼、是相思。
  • 梅花漏泄春消息。
    柳丝长,草芽碧。
    不觉星霜鬓边白。
    念时光堪惜。
    兰堂把酒留嘉客。
    对离筵,驻行色。
    千里音尘便疏隔。
    合有人相忆。
  •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
    我有心期。
    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蝶怨莺悲。
    满眼春愁说向谁。
  • 梨叶初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 荷叶荷花相间斗。
    红娇绿嫩新妆就。
    昨日小池疏雨后。
    铺锦绣。
    行人过去频回首。
    倚遍朱阑凝望久。
    鸳鸯浴处波文皱。
    谁唤谢娘斟美酒。
    萦舞袖。
    当筵劝我千长寿。
  •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
    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娥眉暗拆海棠红粉面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 帝城春暖。
    御柳暗遮空苑。
    海燕双双,拂扬帘栊。
    女伴相携、共绕林间路,折得樱桃插髻红。
    昨夜临明微雨,新英遍旧丛。
    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 冷豓风中凝,浓香雪后多。
  • 江南残腊欲归时。
    有梅红亚雪中枝。
    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
    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
    不待夭桃客自迷。
  • 喧天丝竹韵融融。
    歌唱画堂中。
    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一同笑,饮千钟。
    兴何穷。
    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
    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 青梅煮酒斗时新。
    天气欲残春。
    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
    叙情亲。
    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 紫菊初生朱槿坠。
    月好风清,渐有中秋意。
    更漏乍长天似水。
    银屏展尽遥山翠。
    绣幕卷波香引穗。
    急管繁弦,共庆人间瑞。
    满酌玉杯萦舞袂。
    南春祝寿千千岁。
  • 后园春早。
    残雪尚濛烟草。
    数树寒梅,欲绽香英。
    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
    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关于作者 详细介绍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于评价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和词作都备受赞誉。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
1. 诗歌风格:
晏殊的诗歌风格以婉约为主,语言优美、含蓄,富有音乐美,常常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他的诗歌在北宋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宋词四大家”之一。
2. 词作成就:
晏殊的词作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词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生活琐事为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3. 政治才能:
晏殊在北宋政坛上也颇有建树,他曾任宰相,为政清廉,处事果断,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远见。
综上所述,晏殊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政治才能的诗人和政治家。
年代
收录作品
382首
推荐购买
推荐作者
友情链接:
  • 江诗丹顿
  • MCM包
  • 古驰皮带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