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闻诗。 月征日迈求无忝,尽是临深履薄时。 |
云从西去又还东,不逐天回却逐风。 春日岂无晴昼永,扫除阴翳出长空。 |
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 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 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 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 |
小日寒窗共赋文,一时洛下看机云。 自知只道归耕手,不比斯人解致君。 |
曾是东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兴亡。 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 非复虎臣陪殿上,空余猩鬼泣祠旁。 何年并建琅琊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
宿草初生木未阴,自栽松柏待成林。 后来剪伐应无忍,记取当时怵惕心。 |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 丹青能染成形貌,犹有心源未易量。 |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 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 金粟远看千尽影,犀皮近种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着紫囊。 |
曾因肖象下箕星,梦寐犹应右武丁。 顾我本非钟鼎相,不应端笏侍天庭。 |
道德文章满足翁,曾将佳句咏茅峰。 烧丹炼药非吾事,孝友神仙第一功。 |
债然位望亚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 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 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 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 |
强栽髭鬓较锱铢,眼底精神不解枯。 许我苍颜殿诸老,可能同读远游无。 |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
传街轧轧度车声,夹道翩翩共雁行。 色养正须夸独乐,真廉何得似双清。 便当坐进传吾道,何必求为身后名。 大字已烦呵妙手,一犁依旧作胜氓。 |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
早计关防意敢{左牛右角},莫教露尽草头枯。 芒寒甯戚讴歌怨,色自涪翁牧养图。 露地相忘无践稼,县官虽巧不催租。 时人欲识其中趣,山林巃嵷夜气苏。 |
膝下当年忆教忠,此身卜与弃捐同。 睿思夜半忧民切,羞见东窗日半红。 |
风生松桧雨生杉,抖擞泥尘恨满衫。 从此便膺君命重,亦须昭穆葬江南。 |
当时群枉误朝廷,血染长安草木腥。 四罪不诛三宅去,依前肝脑是生灵。 |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裹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
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 最喜高谈言太极,一轮放下月华明。 |
堂堂襄敏公,扬旌上熙河。 竹帛有时尽,勋业谁能磨。 珍重紫阳翁,一言定群讹。 世德远如此,吾曹当若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