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园居》

壮年不遇主,岁月忽侵寻。
买药到城市,读书随树阴。
窗虚啼鸟近,门掩落花深。
旧日逢方士,曾传戏五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通过描述作者壮年时期未遇明主,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感伤。首联“壮年不遇主,岁月忽侵寻”,直接点明主题,暗示了作者在壮年时期并未遇到能够赏识自己才能的明主,因此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颔联“买药到城市,读书随树阴”,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买药到城市,暗示了作者平时需要自己治疗疾病,生活并不宽裕。读书随树阴,则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余仍然坚持读书的习惯,即使在树荫下也能安心阅读。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 颈联“窗虚啼鸟近,门掩落花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窗虚啼鸟近,描绘了窗外鸟儿鸣叫的声音近在咫尺,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门掩落花深,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花开花落,自然变迁,掩映的是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失落。 尾联“旧日逢方士,曾传戏五禽”,又带出了几分轻松和乐观。这里引用《列仙传》中的故事,表示过去曾遇到一些方士,他们能够模仿五禽的动作,做出各种滑稽可笑的表演。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和期待,尽管现实生活不如意,但是仍然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壮年时期的遭遇和现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感伤。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园居》是明朝文人苏濂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作者在园林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虽然社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也存在着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一些文人雅士选择隐居园林,远离政治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2. 个人经历:苏濂本人可能有着一定的仕途经历或家庭背景,但他最终选择了退隐园林,享受清静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综上所述,《园居》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相关诗词
  • 1
    [清]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 2
    [明]
    衡门稀客至,翛翛静读书。
    疏帘映秋水,细藻浮游鱼。
    款言落日下,酌酒凉风初。
    出门见黄叶,相送随阶除。
  • 3
    [明]
    魏阙天今远,陶园岁复新。
    杖藜吾独往,芳草正怀人。
    雪意频催酒,莺啼渐入春。
    圣朝多雨露,江畔老微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