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现声闻身,本身曾不动。 众身齐说法,平地波涛涌。 此法不知谁解听,岩谷晓来云气重。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佛教的教义和思想。 首先,诗中描述了应现声闻身,本身曾不动的形象。应现声闻身是佛教中声闻乘(小乘)修行者的形象,他们通过听闻佛陀的教法,修行自心,达到不动的状态。本身曾不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在的坚定和不动摇。 接着,诗中描绘了众身齐说法,平地波涛涌的场景。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众多的修行者比作海洋中的波涛,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宣说佛法,如同平地涌起的波涛。这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教的教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共同宣说的精神。 此法不知谁解听,岩谷晓来云气重,则是诗的结尾,它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困惑和疑问。这个法,可以理解为佛教的教义和方法。谁能够理解并倾听这个法呢?岩谷晓来云气重,则暗示了理解这个法的人,需要有深深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穿透云雾,看到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佛教的教义和精神。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自心,达到不动的状态,共同宣说佛法,实现众生平等的观念。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理解和接受这个教义的深深困惑和疑问,提醒人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