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觉城居士请赞师顶相》

全无寸长,但据驴性。
不行深深海底,不立高高峰顶。
问佛法,今日困。
瞎衲僧眼,识毗耶病。
素与觉城无冤,何事图形画影。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全无寸长,但据驴性》,这显然是一首讽刺和批评佛教僧侣的诗。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对佛教的某些教义和僧侣的行为表示了质疑和批评。 首先,诗中提到了“驴性”,这是对佛教僧侣的一种隐喻。驴在佛教中常被用作象征,代表着愚昧和固执,因此这里的“驴性”可能指的是那些过于执着于教条,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僧侣。 其次,“不行深深海底,不立高高峰顶”这句话是对佛教僧侣修行方式的批评。佛教中常有“深海底”和“高峰顶”这样的象征,前者代表无边的黑暗和痛苦,后者代表极高的智慧和超越。然而,如果一个僧侣不能深入海底,也不能立于高峰,那么他的修行可能就存在问题。 “瞎衲僧眼,识毗耶病”这句话进一步批评了佛教僧侣的智慧和能力。毗耶是古印度的一个城市,那里的人们常常生病,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导致了各种疾病。这里作者可能是在暗示,一些佛教僧侣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他们的修行和教义可能无法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 最后,“素与觉城无冤,何事图形画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僧侣的失望和疑惑。作者原本对佛教抱有很高的期望,但看到这些僧侣的行为后,他感到非常失望。他甚至怀疑这些僧侣是否真的像他们所宣扬的那样有智慧和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僧侣的批评和质疑,同时也揭示了佛教的一些问题。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期望之间的差距,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反思。
相关诗词
  • 1
    [宋]
    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 2
    [宋]
    万事令人心骨寒。
    故人坟上土新干。
    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为餐。
    老来亦失少时欢。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 3
    [唐]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