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有齧桑羊,两钳如角怒。 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 我有十亩桑,苦为渠所蠹。 食必食其心,树死又飞去。 不知从何来。 鑽凿不到处。 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 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 |
这是一首描写害虫与啄木鸟的诗歌。诗歌前八句描绘了害虫的形象与危害。“虫有齧桑羊,两钳如角怒。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这四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害虫的外形和特性,其中“齧桑羊”指出了害虫对桑树的危害,“两钳如角怒”形象地描绘出害虫的威猛和凶恶。而“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则进一步描绘了害虫的外壳坚硬,如同龟背一般。 “我有十亩桑,苦为渠所蠹。食必食其心,树死又飞去。”这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害虫肆虐的痛惜之情,害虫不仅吃掉了桑树的心,还导致了树的死亡,严重危害了桑树的生长。 然后,“不知从何来。鑽凿不到处。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这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害虫来源和藏身之处的疑惑,进一步描绘了害虫的狡猾和难以对付。 最后,“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诗人以赞叹的口吻提到了啄木鸟,对啄木鸟刚毅的性格和它的捕食害虫的行为表示赞赏。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害虫的危害和啄木鸟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害虫的痛恨和对啄木鸟的赞美。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的诗歌,既揭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又传达出诗人的深厚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