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满目鸇鹰飞,晴天猎鸿鹄。
羁人灶无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边来,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铁刀,欣然割驼肉。
勿诮草堂翁,一饱死亦足。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北征十年的旅人的抑郁和局促,以及他在天山看到的美景和遇到的美人。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雪光的皎洁、鸇鹰的飞翔、鸿鹄的猎食等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美食的向往,展现了一个羁旅之人的内心世界。 在诗的结构上,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美景和美食来衬托出旅人的孤独和苦闷。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在诗的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旅人的形象和情感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旅人形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苦闷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感悟的诗作。
创作背景
《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汪元量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是南宋末期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他见证了宋朝的沦亡和三宫被掳掠至北方的过程。元兵灭宋后,汪元量随同三宫的粉黛被押解到北方,其中包括了王昭仪等后宫佳丽。在他们北上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雪纷飞的天山,王昭仪邀请汪元量一起品尝驼肉,以慰劳他在寒冷中的辛苦。这一幕成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通过描绘天山观雪的壮丽景色和王昭仪的邀请,表达了作者在亡国之痛中的心情和感受。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汪元量内心的激荡和感慨,以及对故国和旧日生活的思念。
相关诗词
  • 1
    [元]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
  • 2
    [唐]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 3
    [唐]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
    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
    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残。
    斟酌红颜尽,何劳镜里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