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河北都转运使王公》

建炎绍统,锐於中兴。
乃得贤辅,食薜饮水。
责君尧舜,良哉股肱。
苟用其言,不难丕承。
时相巨蠹,忌妒才能。
群邪翼之,如彼鹯鹰。
公奋不雇,忠勇日增。
瞻之维何,垂天之鹏。
琐琐潜善,陋比蛙蝇。
贤死奸寿,何戒何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以南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的遭遇,表达了对朝廷腐败和不作为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建炎绍统,锐於中兴。这是对当时国家局势的描述,表达了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动乱之后,渴望复兴的愿望。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位贤臣的形象,他食薜饮水,责君尧舜,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期望。这位官员被描述为良哉股肱,这是对他在国家复兴中所起作用的肯定。 然而,诗中也指出了当时朝廷中的问题。时相巨蠹,忌妒才能,群邪翼之,如彼鹯鹰。这是对朝廷内部腐败和不作为的描述,暗示了那些掌权者嫉妒有才能的人,并且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环境下,忠诚、勇敢和才能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公奋不雇,忠勇日增,瞻之维何,垂天之鹏。这是对那位官员的赞美,他勇敢地奋发向前,忠于国家,他的形象如同垂天之鹏,高飞在广阔的天空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那些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人的同情和赞美,他们虽然不如蛙蝇般微不足道,但却同样值得尊重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背景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和对朝廷腐败和不作为的愤慨。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河北都转运使王公》的创作背景与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事件紧密相关。具体来说,它与靖康之难有关。靖康之难指的是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宋,俘虏了当时的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导致北宋灭亡的事件。在这个背景下,诗歌描述了当时的河北都转运使王公面对金兵入侵,坚守国土,最终以身殉国的英勇事迹。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王公忠诚报国精神的赞美。
相关诗词
  • 1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 2
    [唐]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
    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睿图方水,周历长隆。
  • 3
    [明]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拥粉钿。
    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
    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