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三娘子画像三首》

红妆一队阴山下,乱点驼酥醉朔野。
塞外争传娘子军,边头不牧乌孙马。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阴山下的娘子军的诗歌。首句“红妆一队阴山下”,以壮丽阔大的笔调,描绘出一队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在阴山下的雄壮景象,既展示了她们的豪迈气势,又突出了她们的美丽。 次句“乱点驼酥醉朔野”,进一步描绘了娘子军们在辽阔的朔野上,随意点洒驼酥,豪情四溢的情景。这里的“醉”字,既表达了娘子军们畅饮驼酥的豪情,又展现了她们无畏无惧、纵情驰骋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塞外争传娘子军”,通过“争传”二字,表现出娘子军的名声在塞外广为传播,人们对她们的英勇和豪情无比敬仰。 最后一句“边头不牧乌孙马”,以“不牧乌孙马”来反衬娘子军的英勇善战,同时也展现了她们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气势磅礴,赞美了娘子军的英勇和独立,同时也反映了她们美丽、豪放、自由的生活态度,是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画卷。
创作背景
《题三娘子画像三首》是由明朝文人冯琦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中期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即“土木堡之变”。在这场变故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队俘虏,明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在这个关键时刻,于谦等大臣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成功抵御了瓦剌的入侵,使明朝得以存续。 据说,在这场危机中,有一位名为三娘子的女子表现出了英勇和智慧,为国家的安危立下了汗马功劳。冯琦在得知三娘子的英勇事迹后,深受感动,便创作了《题三娘子画像三首》这组诗,以表达对这位英勇女子的敬仰和赞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相关诗词
  • 1
    [元]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
    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
    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
    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
    元自山西出将。
    却从他、山东入相。
    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
    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
    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 2
    [宋]
    真人读何书,一叶凌浩溔。
    不见此舟轻,但觉天地小。
  • 3
    [宋]
    柏在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懲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回薄二里余,六龙驻於此。
    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
    历历斜谷路,云天尺有咫。
    昨夜雨中铃,哀音犹在耳。
    画像赭衣袂,挟一弓两矢。
    侑以圣云孙,祖武略相似。
    剑外尘再蒙,黄明著年纪。
    今我吊陈迹,行迈亦靡靡,吹动波间皱,正值秋风起。
    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