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庞山湖泛舟过甯伯让庄所》

湖上足清昼,雨余生绿阴。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的主题明确,聚焦在湖上的景色以及诗人与野叟的互动上,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友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湖上足清昼,雨余生绿阴。”描绘了湖上的清丽景色。通过“足清昼”和“雨余生绿阴”的表达,诗人展现了湖水的清澈,以及雨后绿树成荫的美景,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颔联“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则进一步将视线拉近,从小舟到城市,再到曲折的港湾和深处的村落,诗人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湖面的广阔和周边环境的丰富多样。 颈联“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通过描绘野叟频繁相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居民的友好互动,而“郎君不可寻”则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引发读者的好奇。 尾联“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最后,诗人通过“西庵肯分席”表达了对友善款待的感激之情,而“吾亦老山林”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湖上的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庞山湖泛舟过甯伯让庄所》是元代诗人成廷珪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诗歌标题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泛舟游湖的诗,成廷珪在庞山湖上泛舟游玩,路过了甯伯让的庄园,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其次,成廷珪生活在元代,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 2
    [明]
    张公画龙人不识,笔法远自僧繇得。
    挂向高堂神鬼惊,恍忽电光飞霹雳。
    想当渤澥开笔力,元气霖霪浸无极。
    吐吞雾雨川泽昏,摩荡云雷太阴黑。
    江翻石转窈莫测,雪涛卷空铜柱仄。
    洞庭扶桑非尔谁,颠倒沧溟为窟宅。
    乃知兹图只数尺,坐令万里起古色。
    何当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听此老翁吹铁笛。
  • 3
    [明]
    闲中诗卷愁中酒,漫向残春惜落花。
    栽柳已多陶令宅,藏书将拟邺侯家。
    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风欲泛槎。
    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