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
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未入俎,林鸟或窥书。
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涧苗未入俎,林鸟或窥书。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中,“处山”指的是居住在山中,“畏远”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向往,“虽慕”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颔联“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中,“云峰”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野客”指的是隐居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云峰,与隐居者疏远的态度。诗人认为,与云峰为邻,可以更好地接近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而与野客疏远,则可以避免世俗的干扰,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宁静。 颈联“涧苗未入俎,林鸟或窥书。”中,“涧苗”指的是山涧中的小树苗,“入俎”指的是被宰杀、食用,“林鸟”指的是在树林中飞翔的鸟。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中,“塞车”指的是出征边塞的车子,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的纷扰和繁琐的事情。诗人认为隐居生活比世俗生活更轻松、更美好,因此他不应该轻易放弃这种生活,而去追求世俗的纷扰和繁琐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诗词
  • 1
    [明]
    忆坐松根石,相见说大还。
    昆仑云一朵,唤作九华山。
  • 2
    [唐]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
    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 3
    [唐]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
    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
    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
    太白有逸韵,使我西南行。
    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
    阴云冉冉忽飞起,千里万里危峥嵘。
    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
    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
    恨亦不能通,言亦不足听。
    长鞭挥马出门去,是以九华为不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