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 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 易白愁中发,憎寒病里身。 因怜邹衍后,吹律更何人。 |
这首诗的标题是《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是一首描绘了冬季景象和诗人自身感受的诗。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诗中提到了“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这里的“晦”、“朔”和“阴”都是指冬季的寒冷天气。诗人在描述冬季漫长、阴沉、寒冷的特点,表达了对冬季的深深感受。 其次,这首诗中的“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雪景。雪花虽然还在飘落,但已经是三月份了,这似乎暗示着春天的来临。然而,春天并没有如期而至,诗人对春天的期待落空了。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他对季节更替的深深感慨。 再者,“易白愁中发,憎寒病里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病痛。在冬季的寒冷中,诗人感到忧愁和无奈。易白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容易变白,暗示了诗人忧愁和衰老的感觉。而“憎寒病里身”则表达了诗人在寒冷中生病的感觉。 最后,“因怜邹衍后,吹律更何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用到了“邹衍”这个典故,邹衍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气象学家,据说他可以通过改变气候来改变命运。然而,在诗人看来,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人能够像邹衍那样改变气候和命运。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环境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让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