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去国若为欢,九日逢秋强自宽。 树搅冰霜惊岁晚,山围雾雨试朝寒。 不关鸟帽随风落,只把红萸对俗看。 惟有东湖无可遣,一杯香泛落英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九日(即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五年去国若为欢”,直接点明诗人离开家乡已经五年,对于这种离别之苦,诗人却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达,似乎有些不寻常。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离别并不感到悲伤,反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九日逢秋强自宽”一句,表明诗人面对秋天的到来,尽管内心有些凄凉,但还是努力自我宽慰。 “树搅冰霜惊岁晚”和“山围雾雨试朝寒”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冰霜、雾雨、山峦等元素,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寒冷。 “不关鸟帽随风落”和“只把红萸对俗看”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前一句似乎是在说,诗人并不在意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他只是把红萸这种普通的植物当作一种寄托情感的物品。后一句则表明诗人对世俗的看法并不在意,这表现出他的超脱和淡泊。 最后两句“惟有东湖无可遣,一杯香泛落英餐”,表明只有东湖可以消除诗人的忧愁。这里的“东湖”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或者他特别喜欢的一个湖泊。而“香泛落英餐”则表达了诗人对湖边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展现出一种淡泊、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