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郊行》

无计远尘嚣,寻幽过野桥。
风刀削林沙,云带束山腰。
水抱孤村过,舟回断岸遥。
几时忘俗虏,来此伴渔樵。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绝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无计远尘嚣,寻幽过野桥”直接点明诗人远离尘世的决心。第二句“寻幽过野桥”描绘出诗人寻幽探胜,寻求清幽之处的雅致。野桥野渡,野水野山,构成了一幅野趣盎然、远离尘世纷扰的景象。 颔联“风刀削林沙,云带束山腰”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风刀般的凛冽和云带束腰的壮观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向往的远离尘世的生活环境。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丽,又有静谧的气氛,这些都是诗人所向往的。 颈联“水抱孤村过,舟回断岸遥”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世的乡村景色。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孤村,船只在岸边驶回,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祥和。这里的生活与喧嚣的城市相比,显然有着天壤之别,这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一句“几时忘俗虏,来此伴渔樵”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何时能摆脱尘世的烦恼,来到这里过上这种清静的生活,与渔夫农夫为伍,和渔樵为伴。这里没有世俗的束缚,只有自然和生活的和谐,这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远离尘世、过上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清幽绝俗的世界,使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蔡士裕的《郊行》的创作背景是他漫步在郊外,看到乡村中的蚕农辛勤劳作却依然生活困苦,无法得到温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蚕农境遇的深深同情。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关注,以及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怜悯。这样的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批判性。
相关诗词
  • 1
    [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2
    [明]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 3
    [宋]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