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和美的镜湖四月的景象,色彩鲜明,生动活泼。首联“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展示了镜湖四月的风光,用“清和”二字概括了天气和环境的特征,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白塔红桥”则描绘了湖边的景色,色彩对比鲜明,使人眼前一亮。“小艇过”则表现了湖面的动态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颔联“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进一步描绘了湖区的田园风光和人民的劳作生活。“梅雨晴时”点明了时间,“插秧鼓”和“采菱歌”则表现了湖区人民的劳作场景和愉快的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颈联“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则表现了诗人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吟诗抒怀,同时感叹自己淹泊在荒蛮之地,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一联与前面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忙碌公务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尾联“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虽然家乡远在六千里外,但诗人眼中却历历在目的是家乡的渔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镜湖四月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家乡的深深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公务繁忙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