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三首》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鎚硬似铁。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僧人行走世间的经历。诗中描述的僧人,看似平凡,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智慧和勇气。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鎚硬似铁。”这句话描绘了僧人的行走态度,他并非盲目地追求佛法,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遇到佛法时,他不会轻易停留,而是选择继续前行。而在踏入看似佛法的地方时,他发现那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于是就像踏在秤锤上一样,感受到了现实的冷酷和严峻。这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勇敢面对的态度。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这句话描绘了僧人在没有佛法的地方,却依然保持积极的态度。他并不因为缺少佛法而感到失落,反而选择继续前行,即使脚下草深三尺,也毫不畏惧。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这句话描绘了僧人的远行经历和超凡的智慧。他跋山涉水,三千里外行走,遇到人时绝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他用北斗星比喻自己的智慧,用棒头挑日月来形容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这表现出他对自我价值的自信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这句话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观察力。他像摘杨花一样,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和智慧。他的目光敏锐,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像瞳人看到绣鞋一样清晰可见。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经历和智慧,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自信。这首诗语言幽默诙谐,读来令人捧腹,但在笑过之后,却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示和鼓舞。
创作背景
**《偈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佛教的教义、僧人的生活以及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有关**。释祖元是一位宋代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阐述,以及对僧侣生活的描绘和感悟。同时,作为一位诗人,他也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 2
    [宋]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见得,黄面瞿昙。
    隐身无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 3
    [宋]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人心尽畏波涛险,未必被涛险似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