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伯瞻》

别后悠悠渺所思,使来浑不寄新诗。
云林一去无多地,风雨相违又许时。
芣苜绿深江路草,枇杷黄尽客窗枝。
多情惟有西斋月,曾照清宵醉酒卮。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别后悠悠渺所思,使来浑不寄新诗”,诗人表达了离别之后对对方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方来信时却没有寄送新诗的遗憾。“悠悠渺所思”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和悠长的思念之情,“浑不寄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对方未能寄送新诗的遗憾和失望。 颔联“云林一去无多地,风雨相违又许时”,诗人通过描绘云林之间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但“风雨相违”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后未能再相见的不舍和无奈。 颈联“芣苜绿深江路草,枇杷黄尽客窗枝”,诗人通过描绘离别之人所种的植物,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芣苜的绿叶深浓,枇杷的黄叶尽落,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 尾联“多情惟有西斋月,曾照清宵醉酒卮”,诗人通过描述西斋的明月,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和怀念。这里的“醉酒卮”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时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表现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渴望,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创作背景
《寄伯瞻》是明朝诗人施敬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代文人交往:在明朝,文人之间经常通过诗歌唱和、书信往来等方式进行交流。《寄伯瞻》就是施敬寄给他的朋友伯瞻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 2. 诗人仕途经历:施敬在明朝仕途颇为坎坷,曾多次调任外地,与友人分离。因此,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 3. 文学风格影响:明朝文学倡导复古,尊崇唐诗宋词,很多诗人在创作中都会借鉴古人的风格和意境。施敬的《寄伯瞻》也受到了这种文学风格的影响。 综上所述,《寄伯瞻》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明代文人交往、诗人仕途经历和文学风格影响等方面。
相关诗词
  • 1
    [明]
    三峡孤帆忆楚兰,丹崖翠壁坠云端。
    欲将镜里琴中意,巧画裙拖寄姊看。
  • 2
    [明]
    晴窗银烛低,流萤度高阁。
    悄悄深夜寒,萧萧秋叶落。
    关河音信稀,沉忧不可释。
    遥想青莲宫,山空萝月白。
  • 3
    [明]
    春风千里忆佳期,镜里空怜玉树姿。
    惊梦暗憎鹦鹉唤,避人偷寄伯劳词。
    月窥翠幌愁相语,花入珠帘恨自知。
    争信文园憔悴客,渐宽腰带鬓如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