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岁暮淮阳客,贫闲两有余。
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
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
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
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
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
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
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
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
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
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淮阳客居时所作,通过对自己贫闲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贫贱的无奈。 首联“岁暮淮阳客,贫闲两有余”,直接点明作者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身份,以及他身处贫穷但内心闲适的状态。颔联“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淮阳客居的生活状态,他每日从早到晚面对墙壁静坐,任凭风雪封闭门扉。这种生活看似单调,但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颈联“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深深依赖和对书籍的强烈渴望。他年纪渐老,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书籍则是他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本业——读书、学问的执着追求,尽管身处困境,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事业,以此来安慰自己。 颔联之后的一系列描述,如“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等,都是对淮阳客居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作者身处乡村的朴素生活和与邻里的和谐相处。 在描述中,作者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这两句,借用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艰难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己贫闲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贫贱的无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诗词
  • 1
    [唐]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2
    [魏晋]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 3
    [唐]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