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意思:乡里都平屋顶,打开门就是古代废墟。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淮阳客居时所作,通过对自己贫闲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贫贱的无奈。 首联“岁暮淮阳客,贫闲两有余”,直接点明作者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身份,以及他身处贫穷但内心闲适的状态。颔联“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淮阳客居的生活状态,他每日从早到晚面对墙壁静坐,任凭风雪封闭门扉。这种生活看似单调,但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颈联“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深深依赖和对书籍的强烈渴望。他年纪渐老,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书籍则是他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本业——读书、学问的执着追求,尽管身处困境,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事业,以此来安慰自己。 颔联之后的一系列描述,如“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等,都是对淮阳客居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作者身处乡村的朴素生活和与邻里的和谐相处。 在描述中,作者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这两句,借用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艰难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己贫闲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贫贱的无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暮淮阳客,贫闲两有余。
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
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
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
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
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
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
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
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
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
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开门

    读音:kāi mén

    繁体字:開門

    意思:(开门,开门)

    1.敞开门户。表示欢迎。
    汉·王褒《九怀尊嘉》:“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
    《北齐书神武帝纪上》:“魏·普泰元年二月,神武

  • 下里

    解释

    下里 xiàli

    [aspect or direction;countryside] 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

    人群忽拉一下向四下里散开

    引用解释

    犹方面。 金 董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