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一片谁能画,不着云烟态自殊。 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 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 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纯美的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赏。 首句“苍茫一片谁能画,不着云烟态自殊”便直接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热爱,说茫茫一片的景色谁能够画出,不需要添加云烟的形态自然就会特别。这里,“苍茫”和“谁能画”都带有一种宏大、深邃的感觉,使人对诗中的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和敬畏。 “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描绘了雨后平田的静谧景象,以及夕阳下芳草的悠然。这里通过细致的描绘,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使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 接下来的“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是对水光天色的进一步描绘,表现出水天一色的宁静美感。这句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情感上引发人们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表达了诗人对风尘世界(即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自然之美的珍惜。诗人将“风尘”比作“栖易混”的鸟兽,表现了其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石桥人断竹萧疏”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孤寂、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美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