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柏岩禅师》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后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柏岩住,不记柏岩名。
作品赏析
《赠柏岩禅师》是唐代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对禅师的尊敬之情。 首先,从题目来看,“赠柏岩禅师”表明这是一首赠送给柏岩禅师的诗。柏岩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他的禅学思想影响了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周贺将这首诗赠予柏岩禅师,既是对他的敬意,也是对他禅学思想的认同。 其次,从内容来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对禅师的尊敬之情。首句“道安禅定水”,以“道安”和“禅定水”为意象,表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安”可以理解为道家的无为而治,也可以理解为佛家的涅槃之道;“禅定水”则象征着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平静和清澈。 第二句“法深静照心”,以“法深”和“静照心”为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者对佛法的深入领悟和内心的清净。这里的“法深”可以理解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静照心”则表示禅宗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观照,达到清净的境界。 第三句“性空寂灭境”,以“性空”和“寂灭境”为意象,表现了禅宗修行者对世间万物的空性认识和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这里的“性空”可以理解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寂灭境”则表示禅宗修行者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空性认识,达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最后一句“缘起正觉身”,以“缘起”和“正觉身”为意象,强调了禅宗修行者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缘起性认识,达到正觉的境界。这里的“缘起”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正觉身”则表示禅宗修行者通过对缘起性的认识,达到正觉的境界。 综上所述,《赠柏岩禅师》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者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对禅师的尊敬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道家的思想,也有佛家的观念,展现了作者博大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禅学修养。
相关诗词
  • 1
    [唐]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 2
    [元]
    龙湫山上云屯寺,别是一乾坤。
    桧参百丈,雪深半尺,梅瘦三分。
    几时亲到,松边弄水,月下敲门。
    相思无奈,烟萝洞口,立尽黄昏。
  • 3
    [唐]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