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叙了楚大夫子革劝谏楚灵王体恤民力,不要骄奢自满、肆意妄为、贪得无厌之事。反映了忠臣的一片苦心,描绘了作为一个博学多识,善于寻找机会的老臣形象。
文中你问我答的三次对话,说出了楚灵王的三个愿望:一是追述先王当年侍奉周康王,却没有得到赏赐。如今想索要宝鼎以平息旧日的然气。体现出灵王没有自知之明,狂妄自大,因而子革故意顺从灵王。
二是灵王提出当年先祖曾居住在郑国故土,如今想要讨回这片土地。进一步体现出灵王贪婪无知,而子革再次表现出顺从,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三是灵王又提到先前诸侯疏远他而亲近晋国,如今他想要各诸侯归附于他,以报当年受欺凌之仇。更加体现出灵王的蛮横霸气。
对于楚灵王所祖露的上述野心,子革采取欲擒故纵的劝谏方式。楚灵王指责周王朝对楚国不公,子革便对周朝偏袒其他国而加以说明。楚灵王问周王朝、郑国、诸侯是否畏惧自己,子革就顺水推舟,大肆渲染楚国的威势、各诸侯国的畏惧,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表达方式。子革的回答令楚王很是满意,给他制造假象。随后子革才提出《祈招》这首诗,故意讥讽嘲笑楚王欣赏的史官孤晒寡闻,居然不知这首诗。听了子革的劝谏,灵王“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可见子革委婉的劝谏起到了作用,但可悲的是,灵王最终未能用理性战胜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终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