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也有人说他是北宋诗人。从我国年代划分来看,北宋是960年——1127年,南宋是1127年——1279年。实际上汪莘是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诗人。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也有人说他是北宋诗人。从我国年代划分来看,北宋是960年——1127年,南宋是1127年——1279年。实际上汪莘是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诗人。
帘漏滴,却是春归消息。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争着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帘漏滴,却是春归消息。带春牡丹无气力,黄鹂愁春湿。
争着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
这首小令,抒写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暮春景色。牡丹带雨,黄鹂含愁,春将归去。下片抒写怀人之情。眼前春色,使人忘却了连天草碧。南浦桨急,伫立沙头,情思无限。本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曲折含蓄,婉媚新倩,精巧工丽,确是一首美妙的短歌。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冬天将过,同游郊野,在小店歇脚,美酒带来春意浓浓。现在,能与我有同样感受还有谁呢。溪山间风光无限,山上能看到无穷绿色。有寒梅、有翠竹、有青松,清旷舒朗让人舒心。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乘着竹轿助兴,天色渐渐暗下来疏落的钟声也想起来。遥望着孤单的村落,夕阳斜挂天空很快就落下去了。夜晚来临大雪飘至窗上,早上醒来发现似乎是头枕着云雾缭绕的山峰睡的。披上蓑衣,带上蓑笠,到溪边垂钓,无比惬意。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绿酒:美酒。因酒上浮绿色泡沫,故称。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篮舆:竹轿。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蓑:蓑衣,以蓑草织成,披在身上,可御风雨。笠:斗笠,常用竹箬做成,戴在头上。
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株苍松,清旷疏朗之气宜人。暮宿孤村,又逢寒风飘絮,夜雪扑窗。天明后带上渔具,兴致勃勃地去“独钓寒江雪”,有胸中万虑俱息之感。
龙山高会,忆当时宾主,风流云散。今日紫阳峰顶上,人望旌旗天半。万叠红蕖,千层黄菊,照耀成飞观。西风浩荡,碧天斜去双雁。
遥想健笔淋漓,龙蛇落纸,妙句高张翰。笼日轻霞横数抹,绿水金波相间。目寄宣平,神追师道,归楫摇星汉。城中万户,烛光香雾交贯。
紫阳峰: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面 的吴山东南端。蕖渠:亦作“芙蕖”,即荷花。飞:形容高在半空中。观:景象。健笔:指写作功力深厚谙熟。龙蛇:形容书法 笔势的蜿蜒盘曲。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莼羹鲈脍,便弃官归里。 此典形容思乡之情;或指归隐。宣平:旧县名。在浙江省中部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