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意思:普庵不是相也不是名声,到本忘情见不到人。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大圆智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理的诗,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冥想和内观,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不再被外在的形象和概念所束缚。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自我和物质世界的境界,即月亮完全消失在无意识之中,而月亮的照耀也超越了任何物质的尘埃。
“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这是对禅修过程中变化和进步的描述。在禅修的过程中,通过冥想和内观,可以像热水融化雪一样,融化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同时,通过实践和修行,可以像火燃烧冰一样,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这是对禅修的最终结果的描述。当一个人达到超越自我和物质世界的境界时,他不再需要依赖语言和概念来表达自己,他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一样,反映着真实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强调了超越自我和物质世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冥想和内观达到这种境界的可能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明净和寂静,不要被外在的世界所迷惑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