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上经灵宝观》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意思:迈开大步晴霞起,振衣中华生。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西上经灵宝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是一首对道士的赞美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之情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首联“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描绘了道士年轻、清朗的形象,没有白发的困扰,声音如灵泉般清澈。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道士的年轻和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养生之道的赞美。 颔联“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环境,青松常绿,白石发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的信仰的赞美。 颈联“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描绘了道士的行动和姿态,漫步在霞光之中,振衣起舞,如风般自由。这一联通过动作和姿态的描绘,展现了道士的洒脱和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尾联“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的追求和探索的决心。这一联通过抒情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形象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心灵自由等信仰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华风

    读音:huá fēng

    繁体字:華風

    意思:(华风,华风)

    1.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宋书鲁爽传》:“﹝鲁爽﹞幼染殊俗,无复华风。”
    宋·苏辙《移岳州谢状》:“臣见具舟前往,自尔稍近

  • 放步

    读音:fàng bù

    繁体字:放步

    英语:stride

    意思:迈开大步。
    唐·孟郊《西上经灵宝观》诗:“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清·阎尔梅《春日寄怀王似鹤》诗:“朱絃缥缈忆

  • 霁霞

    读音:jì xiá

    繁体字:霽霞

    意思:(霁霞,霁霞)
    雨后的彩霞。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易安斋梅岩亭》:“孝宗时,在潜邸恭和圣作云:‘秀色环亭拥霁霞,脩筠冰艷数枝斜。’”宋·赵汝茪《梦江南》词:“帘不捲,细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