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意思:律等新风尚,阳开开始冬眠。
出自作者[汉]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帝角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与季节和气候相关的自然现象,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诗中描绘了鹤云、鸟星、新风、初蛰等自然现象,以及它们对人们饮食和生活的影响。
首先,诗中提到了“鹤云旦起,鸟星昏集”,这是对早晨和黄昏时鹤云和鸟星出现景象的描绘。鹤云和鸟星是古代对某些特定云层和星象的称呼,这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季节的变化。早晨的鹤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黄昏的鸟星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接着,“律候新风,阳开初蛰”这两句诗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这里的“律候新风”可能指的是古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记录,他们通过观察风向、风力等变化来预测季节的更替。“阳开初蛰”则是指天气回暖,冬季的蛰伏生物开始活动。
在描述了自然现象对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后,诗中又转向了人类生活的主题。“至德可飨,行潦斯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他认为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滋养着人们的生活。这里的“至德”可能指的是大自然的恩赐,“飨”则表示享用、享受。“行潦斯挹”则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最后,“锡以无疆,蒸人乃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祝福和期望。他希望大自然能够永远赐福于人类,让人们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里的“蒸人”指的是普通百姓,“粒”则表示食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