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晁校理知怀州》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意思:簪组倾斜都邀请另外袖子,壶水满路候行尘。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晁校理知怀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光图,鸡犬相闻,桑柘繁茂,风光秀丽,与帝乡相邻。群峰斜转,万谷趋向马颊津,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全诗洋溢着恬静、安详的田园生活气息,同时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颔联以对仗工整的形式,进一步描绘了地形地貌的奇特景象,群峰斜转,万谷趋向马颊津,意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颈联则以都市的繁华与田园的宁静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簪组倾都,壶浆满路,描绘了都市的热闹与繁华,而别袂、行尘则表达了诗人离别都市,踏上归途的心情。 尾联则以君主的口吻,赞扬了诗人的高尚品质。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表现了君主对诗人的赏识与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治国安邦的才华。 整首诗意境优美,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簪组

    读音:zān zǔ

    繁体字:簪組

    意思:(簪组,簪组)

    1.冠簪和冠带。
    唐·王维《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2.借指官宦。
    《旧五代史唐书庄

  • 行尘

    读音:xíng chén

    繁体字:行塵

    意思:(行尘,行尘)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南朝·梁·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唐·王维《观别者》诗:“车从望不见,时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