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来瓦砾无非道,触处鸢鱼共此天。
意思:拈来瓦砾不非道,触处老鹰鱼一起这些天。
出自作者[宋]吴潜的《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全文赏析
这首诗《窗草池莲乐意连,一帆直到太虚前》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每一句都富含深意,引人深思。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窗草池莲乐意连,一帆直到太虚前。”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池塘里的莲花欣然开放,窗外的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而“一帆直到太虚前”则象征着对无限、自由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拈来瓦砾无非道,触处鸢鱼共此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洞察,他认为即使是普通的瓦砾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就像庄子所说的“道在瓦砾”一样。同时,“触处鸢鱼共此天”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他认识到无论是飞鸟还是游鱼,都在这个宇宙中共同生活。
“鹑固珍羞元是鼠,蜣虽秽物却为蝉。”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洞察,他认识到即使是看似低贱的鹑和蜣,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像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恒使物各尽其分”一样。
最后一句“神奇臭腐相更禅,妙理谁知所以然。”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升华。诗人认识到神奇和臭腐是相互转化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是无法避免的。而这个妙理又是如此深奥,让人无法完全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对生活的敬畏和热爱,要尊重每一个生命,要认识到神奇和臭腐是相互转化的,要理解并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追求无限、自由的生活境界,要敬畏自然和生命,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