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拜张魏公墓下》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意思:你谋略不被采用,拱手迁南荒。

出自作者[宋]朱熹的《拜张魏公墓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诗,赞美了公忠体国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先,诗中通过对衡山和湘流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公的敬仰之情。衡山巍峨耸立,湘水汤汤流淌,象征着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献身的英勇形象。 接着,诗中描述了公在国家中兴初期,首建义举,扶正三纲,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这些描述表达了对公的忠诚、勇敢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然后,诗中描述了公率领大军西征梁益、南征无江湘的壮举,表达了对公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激发士心、增强国威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中描述了公被迁往南荒、白首归来后,仍然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的坚韧精神,表达了对公的忠诚和爱国情怀的赞美。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天命难谌、人事无常的感慨,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赞扬,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
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无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彷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键词解释

  • 拱手

    读音:gǒng shǒu

    繁体字:拱手

    英语:submissively

    意思:
    1.两手相合以示敬意。
    《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郦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南荒

    读音:nán huāng

    繁体字:南荒

    意思: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
    《晋书陆机传》:“輶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
    《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往趋虚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