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意思:能留下蝴蝶抱着花丛,不成一双梦影,翻着杏梁空。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眷恋。 首先,诗的开头,“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细雨如尘,云朵倒映在水面,嫣红的落花在水面上散落,仿佛在拾取吴宫的遗迹。这里用“嫣香”来形容落花,既表现了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花的短暂,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百花在东风中冷暖自知,娇艳的花朵容易凋零,而燕子则学着依偎着红花。这里用“冷暖”形容花,既表现了花的娇弱,也表现了春天的变化无常。 然后,“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人常说疾病会随着月色的变化而减轻,但对我来说,春天的消逝就像生病一样令人疲惫和痛苦。“恹恹”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不舍。 最后,“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作者对春天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惋惜,希望能在花丛中留住蝴蝶,让它们与花儿相伴。然而,“不成双梦影”暗示了春去无踪,作者只能嘲笑杏梁上空空如也。这里用“双梦影”来比喻蝴蝶和花儿相伴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的想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无奈和失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深度。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
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
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梦影

    读音:mèng yǐng

    繁体字:夢影

    意思:(梦影,梦影)
    犹幻影。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心海心波的浪势演成万象,错构梦影。”
    瞿秋白《赤都心史》十八:“梦呓模煳,焦热烦闷,恍恍忽忽仅有南

  • 杏梁

    读音:xìng liáng

    繁体字:杏梁

    意思: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南朝·齐·谢朓《杂咏三首烛》:“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沈。”<

  • 花丛

    读音:huā cóng

    繁体字:花叢

    英语:flowering shrubs; flowers in clusters

    意思:(花丛,花丛)

    1.丛集的群花。
    南朝·齐·

  • 可能

    读音:kě néng

    繁体字:可能

    英语:might

    意思:
    1.表示可以实现。
    《礼记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
    孔颖达疏:“供养父母可能为也,但尊敬父母是为

  • 成双

    读音:chéng shuāng

    繁体字:成雙

    英语:atwain

    意思:(成双,成双)
    配成一对。
    唐·李商隐《柳枝》诗之五:“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清·蒲松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