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题夷陵水馆》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意思: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出自作者[唐]李涉的《秋夜题夷陵水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是一首描绘秋夜江楼景象的优美诗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凝碧初高海气秋”,描绘了一个清冷而高远的秋夜环境。凝碧,形容秋夜的寒意凝聚在空气中,仿佛碧绿色的宝石一般高贵而冷峻。海气秋,则描绘了秋夜的氛围,如同大海般深邃,充满了凉意。此句透露出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给人一种清冷、高远的感觉。 “桂轮斜落到江楼”一句,描绘了月亮从东方升起,斜挂在江边高楼的美丽景象。桂轮,是古人对月亮的别称,因其圆润如桂树之轮,故名。这一句将月亮与江楼结合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夜色的美丽和静谧。 “三更浦上巴歌歇”这句诗描绘了深夜时分,三更时分的景象。巴歌,即巴地的歌谣,这里借指民间小调。浦,指水边或码头。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三更时分,江边的歌声停止了,世界变得安静下来。 最后,“山影沉沉水不流”一句,描绘了山影沉重、水面平静的景象。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深沉,同时也暗示了月亮的清辉把山影映照在水面上的美丽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江楼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凝碧、桂轮、巴歌、山影和水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键词解释

  • 山影

    读音:shān yǐng

    繁体字:山影

    意思:
    1.山的倒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泽兰山头有深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绿。”
    唐·岑参《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 沉沉

    读音:chén chén

    繁体字:沉沉

    英语:heavy

    近义词: 深沉、沉重

    详细释义:1.盛大的样子。淮南子??m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

  • 三更

    读音:sān gēng

    繁体字:三更

    英语:depth of the night

    意思: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

  • 歇山

    读音:xiē shān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一根正脊、四根垂脊、四根戗脊、四个倾斜屋面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外观庄重华丽,常用于皇家园林、宫廷、寺庙等建筑群中。大型殿宇常采用重檐的做法,构成重檐歇山,如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屋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