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碑》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意思:没有人立墓碑,只有当地人知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立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对当时文风衰落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对那些追求浮华文风的现象表示了不满,同时也对那些只求取悦愚者,不顾及贤者的人表示了鄙视。诗中还通过描述一个仁政的曲令,表达了对有德政之人的敬仰。 首联直接点出诗的主题,即文风衰落和碑文内容的浮华。颔联通过描绘山中石碑,象征着文风的衰落。颈联则批评了那些追求浮华文风的现象,认为只有少数人能够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 在尾联中,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只求取悦愚者的人的鄙视,同时也对那些只知道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表示了怀疑。最后,诗人通过描述一个仁政的曲令,表达了对有德政之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文风的关注和对有德政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文风衰落现象的批评和对浮华文风的鄙视。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辈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乃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曲令抚茕嫠,[曲令名信陵。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歧。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一作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碑碣

    读音:bēi jié

    繁体字:碑碣

    英语:upright stone tablet; stele

    意思:
    1.石碑方首者称碑,圆首者称碣。后多不分,以之为碑刻的统称。
    《南史文学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