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意思:苔色迷青简,动物食素写文章。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叶路分居思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叶媪”的学校重新开放,同行的朋友们一起品尝了由野菜制成的饭菜。他们讨论了经学,回顾了古代的学问,欣赏着青石板上的苔藓和虫文侵蚀的书页。最后,他们讨论了如何修复学校遗址,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首联“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描绘了一个新的学习场所的开放,人们在这里享受着简单的野菜餐。这里,“叶媪”可能是一个指代学校或学堂的象征,而“开新学”则表达了对新的学习环境的欢迎和期待。同时,“同人饭野蔬”也描绘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学习环境的清新、静谧相呼应。
颔联“明经传一相,考古付三余。”进一步探讨了经学和古代学问。“明经”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一相”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的经文或段落。而“考古付三余”则可能表达了对古代学问的深入探索和研读。这里,“三余”指的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是古人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的智慧之举。
颈联“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描绘了学校遗址的景象,青石板上的苔藓和被虫文侵蚀的书页,象征着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印记。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学问的敬畏。
尾联“君能葺遗址,堂宇胜於初。”表达了希望朋友们能够修复学校遗址,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愿望。这里,“能”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能力的信任和期待,“胜於初”则表达了对修复后学校的新面貌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新的学习场所的开放、对经学的探讨、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学问的敬畏以及对修复学校遗址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历史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同行的朋友们能力的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