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为霍丘郑赞丞,殁为正阳熊子欣)
意思:(保存为霍丘郑赞承,死是正阳小熊高兴)。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存殁六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赞一腔都是血,熊侯垂死爱谭兵。蜀丁未辟蚕丛路,淮上哀吟草木声》是一首对两位古代将领的赞扬和哀悼,他们分别是霍丘的郑赞丞和正阳的熊子欣。这两位将领在他们的生命中都致力于军事和政治事务,他们的故事和贡献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和赞美。
首句“老赞一腔都是血”表达了对郑赞丞的敬仰和钦佩之情。这里的“老赞”是对郑赞丞的尊称,表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忠诚于国家、对军事事务有着深刻理解的将领。“一腔都是血”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他的热血和激情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熊侯垂死爱谭兵”则是对熊子欣的赞美。熊子欣虽然已经病重垂危,但他仍然关心军事事务,与他人谈论兵法。这表现了他对军事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也未曾忘记自己的职责。
接下来的两句“蜀丁未辟蚕丛路,淮上哀吟草木声”描绘了两位将领的贡献和影响。其中,“蜀丁未辟蚕丛路”指的是熊子欣在淮河流域开辟道路,为军队行军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便利。“蚕丛路”指的是古代蜀地的艰难险阻,开辟这条道路意味着熊子欣在军事行动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淮上哀吟草木声”则表达了郑赞丞在淮河流域的战斗中,与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他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牺牲都深深地刻在了草木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将领的事迹和贡献,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哀悼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将领的赞美,也是对古代军事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