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赋园中所有十首》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意思: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赋园中所有十首》
全文赏析
时在京师。
相关句子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
出自《赋园中所有十首》作者:[宋]苏辙
高树滴残雨,丛芦生夕风。
--
出自《系船》作者:[宋]陆游
不忍轻飞去,低回绕井栏。
--
出自《社燕吟》作者:[明]朱应登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
出自《忆龙泉山(京师作)》作者:[明]王守仁
井栏防稚子,盆水试鹅儿。
--
出自《闲居》作者:[唐]张祜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
--
出自《春闺怨》作者:[唐]李冶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
出自《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作者:[唐]李嘉祐
杨叶垂阴砌,梨花入井栏。
--
出自《楚宫词二首》作者:[唐]薛奇童
花事随泥滓,苔痕上井栏。
--
出自《山中滞雨》作者:[宋]王中
上萧台、遥瞻九天。
--
出自《金殿乐慢》作者:[宋]无名氏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
出自《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作者:[唐]权德舆
我行上萧滩,惨澹无与适。
--
出自《呈寿冈先生》作者:[宋]赵蕃
黄花何太晚,篱落上萧骚。
--
出自《重阳》作者:[宋]楼钥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
--
出自《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作者:[宋]蒲瀛
臞然如竹。
--
出自《霜天晓角·臞然如竹》作者:[宋]刘辰翁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出自《斯干》作者:[先秦]诗经
苍华发冷,笑瘦影、相看如竹。
--
出自《惜红衣·笛送西泠》作者:[宋]李莱老
诳言松如竹,如我兄与弟。
--
出自《牵牛花》作者:[宋]陈景沂
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
--
出自《泊头圆照堂》作者:[宋]白玉蟾
此郎如竹瘦,十饭九不肉。
--
出自《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作者:[宋]黄庭坚
诗句原文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觜。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冉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劚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淡,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迳。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
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
芦根爱溪水,余润长鲜绿。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井栏
读音:
jǐng lán
繁体字:
井欄
意思:
(井栏,井栏)
水井的围栏。
《晋书四夷传林邑国》:“女嫁之时,着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戴宝花。”
《西游记》第五三回:“那道人伏在井栏上,被大圣
井栏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