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 小谏事世宗,惕惕佩光宠。

小谏事世宗,惕惕佩光宠。

意思:小诤谏侍奉世宗,戒惧警惕出荣耀。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柱史的形象。诗中通过对柱史生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柱史的敬仰、同情和惋惜之情。 首联“柱史有名迹,清才自天纵”,描绘柱史的名声和才华,仿佛是天生的,无需任何人为的努力。颔联“构思庆云合,落笔醴泉涌”,进一步描绘了柱史的才华,他的思考如同云彩汇聚,笔下如同泉水涌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柱史的文学造诣。 颈联“扬袂入泽宫,鹄心一箭中”,描绘了柱史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才华和抱负如同射出的箭,直指目标。然而,接下来的几联则揭示了柱史的困境和挫折。 “恃才善戏谑,负气好侮弄”,描述了柱史的自负和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的发展。而“大志有谁知,细行乖自讼”,则表达了柱史的抱负无人理解,他的行为与自我批判之间存在着矛盾。 “小谏事世宗,惕惕佩光宠”,描述了柱史在政治上的尝试和努力,他试图为朝廷进谏,但结果并不理想。接下来的几联则描绘了柱史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遭遇和感慨。 “汗漫失屠龙,接舆遂歌凤”,表达了作者对柱史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他像失去控制的屠龙者,像接舆一样唱着凤凰的歌,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柱史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之人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公和无奈的现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柱史有名迹,清才自天纵。
构思庆云合,落笔醴泉涌。
歌诗与文赋,铮铮人口讽。
扬袂入泽宫,鹄心一箭中。
恃才善戏谑,负气好侮弄。
大志有谁知,细行乖自讼。
小谏事世宗,惕惕佩光宠。
太祖方历试,握兵权已重。
上书范鲁公,先见不能用。
历数不在周,讴谣卒归宋。
汗漫失屠龙,接舆遂歌凤。
行荷伯伦锸,高卧毕卓瓮。
神德不为嫌,优待台谏俸。
晚求万泉令,吏隐官资冗。
一旦随朝露,识者弥哀痛。
无子嗣家声,身世若一梦。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世宗

    引用解释

    帝王的庙号之一。言其文治武功为一世之宗。《汉书·宣帝纪》:“六月庚午,尊 孝武 庙为 世宗 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世献。”《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昔 世宗 继统,将弘祖业。” 李善 注:“ 世宗 , 孝武 庙号也。”后 金 之 完颜雍 , 明 之 嘉靖帝 、 清 之 雍正帝 等亦称 世宗 。

  • 光宠

    读音:guāng chǒng

    繁体字:光寵

    英语:honours or favours

    意思:(光宠,光宠)

    1.光荣;荣耀。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积日累劳,

  • 惕惕

    读音:tì tì

    繁体字:惕惕

    英语:fear

    意思:
    1.忧劳。
    《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毛传:“惕惕,犹忉忉也。”
    陈奂传

  • 小谏

    唐 代谏官拾遗的别称。 宋 代称监察御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拾遗为小諫,又曰遗公。”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孙副枢》:“ 寳元 中,副枢 孙 公 沔 ,自小諫以言事左迁监 永州 市征。”

    读音:xiǎo j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