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
意思:城下汉江上游,沧波照鬓秋季。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李康伯赴武当都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对一个特定的场景——城下汉江流淌的景象进行描绘和感慨。
首联“城下汉江流,沧波照鬓秋。”诗人首先描绘了城下汉江流淌的景象,江水清澈,波光粼粼,照映着江边行人的鬓发,秋色渐浓。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凄清、悠远的基调。
颔联“山川包楚塞,风物似荆州。”诗人笔锋一转,由眼前的景象转向了远处的山川和风物。这里描述的是山川环绕,楚塞天险,风物如画,仿佛是荆州的景象再现。这一联既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又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颈联“试听清砧发,何如画角愁。”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汉江边上的景象。清脆的捣衣声从远处传来,这声音让人想起离别的愁苦,而画角之声则让人感到哀伤。这一联通过对比听觉的两种不同感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尾联“遥知绝戎笔,水味有槎头。”诗人通过想象,认为汉江的水中或许含有槎头,可以用来制作美味的菜肴。这里诗人以水味有槎头来表达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乡风物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城下汉江流淌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风物、听觉等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