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昭王业,环区致太平。
意思:礼乐昭王业,环区带来和平。
出自作者[隋]佚名的《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赞美周王业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周朝的礼乐制度、疆域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表达了对周朝王业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礼乐昭王业,环区致太平”,直接点明周朝的王业得益于礼乐制度的推行,使得国家安定,四海太平。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它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句诗表达了周朝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礼乐制度的推行。
“革车停北狩,云稼屡四成”,描绘了周朝的治理情况。革车是古代一种用于战争的车辆,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治理。这句诗表达了周朝的治理能够有效地平定叛乱,安定边疆,使得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云稼屡四成”也表达了周朝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
“国有祥延诏,乡闻讲育声”,描述了周朝的祥瑞之兆和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句诗表达了周朝的国家治理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出现了祥瑞之兆,同时也表达了周朝重视教育,使得乡野之间都能够听到讲学的声音,体现了周朝的文化繁荣。
“日华融五色,遐迩仰文明”,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周朝的文明之光普照四方,得到了远近人们的敬仰。这句诗既是对周朝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周朝治理的高度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周朝礼乐制度、疆域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周朝王业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