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汉书》》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意思:桃李和荆棘,霜降同夜萎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读《汉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禾黍、桃李、荆棘等草木在不同天气和季节下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通过“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的描述,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植物生长和衰败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这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公正和道德的重要性。 接着,诗中进一步指出“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即草木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的荣枯不应该相等。这暗示了人们在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等方面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然后,诗中呼吁人们应该“优游两不断”,即在对待忠臣和奸邪的问题上应该谨慎而坚定,不能轻易地相信一个人或完全不相信一个人。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正的判断力,不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 最后,诗中通过“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的表述,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臣和奸邪被混淆的悲痛之情。这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正的判断力,不要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同时也呼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
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优游两不断,盛业日已衰。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箫望之、京房等]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
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霜降

    读音:shuāng jiàng

    繁体字:霜降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白露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

  • 桃李

    读音:táo lǐ

    繁体字:桃李

    短语:学习者 学员 生 学童 学生

    英语:one\'s pupils or disciples

    意思:
    1.桃花与李花。

  • 荆棘

    读音:jīng jí

    繁体字:荊棘

    短语:

    英语:bramble

    意思:(荆棘,荆棘)

    1.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
    《老子》:“师之所处,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