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因贫未受,愁拟醉相宽。
意思:对因贫穷不能接受,愁拟醉相宽。
出自作者[宋]赵师秀的《送黄叔向谒杨伯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位将坛英雄转战沙场、历经磨难,却仍怀有儒家仁义之志的感慨。
首句“尝闻事将坛,何得复儒冠”直接切入主题,诗人表达了他曾经听说这位将坛英雄的事迹,但如今他为何又选择了儒生的道路呢?这一问,既表达了对这位英雄身份转变的疑惑,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位英雄为何放弃武勇之道、选择儒生之路的思考。
“口诵新诗句,身呈旧箭瘢”这两句描绘了这位英雄的现状。他口中诵读着新诗,身上却呈现出过去的箭瘢。这不仅描绘了他的外在形象,也暗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儒学的热爱和追求。
“赏因贫未受,愁拟醉相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同情和担忧。他因为贫穷而未能接受赏赐,为此感到忧愁。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这位英雄的愁绪转化为自己的愁绪,表达了对他的深深同情。同时,“拟”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
最后,“当伏湖州牧,应怜志士寒”这两句是诗人对这位英雄未来的期许和祝愿。诗人希望他能得到湖州牧的赏识和提拔,这样他就能理解并怜惜那些有志之士的寒意。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有志之士的深深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将坛英雄转战沙场、历经磨难,最终选择儒生之路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仁义之道的坚守和追求,以及对有志之士的深深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