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粉泪(56首)》 不识恩仇识权位,古今如此读书人。

不识恩仇识权位,古今如此读书人。

意思:不知道报恩复仇认识权力地位,古今这样读书人。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金粉泪(56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吴兴体书法的高度赞美。 首句“珊珊媚骨吴兴体,书法由来见性真”,诗人以优美的笔法描述了吴兴体的书法风格,其姿态优美,风格独特,体现了书者性情的真纯。这里的“珊珊媚骨”是用来形容吴兴体的书法之美,而“由来见性真”则揭示了这种书法的本质,即通过书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性。 “不识恩仇识权位,古今如此读书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读书人应该超越世俗的恩怨观念,看清权位的价值。这是一种超越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智慧和气度。在古代社会中,读书人常常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应该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胸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吴兴体的书法之美,并强调了读书人应该具有超越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智慧和气度。这种赞美和强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读书人的期望和鼓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珊珊媚骨吴兴体,书法由来见性真。
不识恩仇识权位,古今如此读书人。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权位

    读音:quán wèi

    繁体字:權位

    意思:(权位,权位)
    权势、地位。
    唐·柳珵《上清传》:“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
    宋·陆游《南唐书宋齐丘传》:“初,烈祖权位日隆,举国皆知代谢之势。”

  • 恩仇

    读音:ēn chóu

    繁体字:恩仇

    意思:亦作“恩雠”。

    1.恩与仇。
    唐·白居易《禽虫诗》之八:“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因雠。”
    宋·陆游《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恩仇快报

  • 读书人

    解释

    读书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给别人朗读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饭时间高声朗读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士人(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得多)

    引用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 书人

    读音:shū rén

    繁体字:書人

    意思:(书人,书人)

    1.善书者;书法家。
    五代·张泌《妆楼记善临写》:“刘秦妹善临写右军《兰亭》及《西安帖》,足夺真蹟。
    秦亦当时翰林书人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