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意思:孤城落日红将收敛,最近市浮烟翠并且重。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全文赏析

此当是上元二年往蜀州时作。《蜀志》:新津县甫二里有四安寺,神秀祥师所建。

  暮倚高楼对雪峰①,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②,近市浮烟翠且重③。多病独愁常閴寂,故人相见未从容④。知君苦思缘诗瘦,太向交游万事慵。

  (首联钟楼,次联暮景,下四寄裴。【顾注】僧来不语,写出彼此落落,漫不相顾之状。惟旅中寂寞,故愈想敌人耳。赵大纲曰:裴之貌瘦,虽由耽诗所致,然于故旧交情亦太疏矣。盖裴在蜀州,但寄诗而未尝一过,故公讽之如此。)
①杨德周曰:县有修觉山,其上为宝华山,以峰顶多雪,又名雪峰。②张正见诗:“秋色照孤城。”③王融诗:“迅节瀹浮烟。”④谢朓笺:“从容讌语。”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返照

    读音:fǎn zhào

    繁体字:返照

    英语:reflection (反照)

    意思:(参见返炤)
    亦作“返炤”。

    1.夕阳,落日。
    唐·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 孤城

    读音:gū chéng

    繁体字:孤城

    英语:A city whose surroundings all have fallen into enemy hands and is isolated and without help.

  • 烟翠

    引用解释

    1.青蒙蒙的云雾。 唐 岑参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诗:“ 峨眉 烟翠新,昨夜秋雨洗。” 唐 黄滔 《奉和翁公尧员外见寄》:“山从南国添烟翠,龙起东溟认夜光。”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之一:“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2.指杨柳。 唐 高蟾 《长门怨》诗之一:“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芒浮艷采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