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东风桂影》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意思: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清平乐·东风桂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东风桂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美和人生真谛的追求。 首句“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东风桂树的影子低低地拂过月镜的画面,引人入胜。东风桂影,既是实指,也是象征,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短暂。 “镜里妆寒酥粉莹。越恁十分端正”,诗人通过描绘月镜中映照出的女子妆容,赞美了女子肌肤如寒酥粉莹,十分端正美丽。这里既有对女子的赞美,也有对青春的赞美。 “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桂影的美丽和纯洁,它如一道素光,伴随着女子走过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柳荫下还是花丛中,都能映照出青春的美丽。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了现实中的场景,笙箫之声响起的地方已经不再有青春的身影,只剩下花阴下女子遗留的发簪。这既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惋惜,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东风桂影”的描绘,赞美了青春的美好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青春、美和人生真谛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风桂影。
低拂姮娥镜。
镜里妆寒酥粉莹。
越恁十分端正。
素光行处随人。
柳边照见青春。
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一片

    读音:yī piàn

    繁体字:一片

    英语:piece

    意思: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李陵﹞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
    《后

  • 笙箫

    读音:shēng xiāo

    繁体字:笙簫

    意思:(笙箫,笙箫)
    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唐·曹唐《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宋·张子野《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

  • 花阴

    读音:huā yīn

    繁体字:花陰

    意思:(花阴,花阴)
    为花丛遮蔽而不见日光之处。
    唐·郑谷《寄赠孙路处士》诗:“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
    元张翥《半村为傅处士赋》诗:“两岸花阴连第宅,

  • 遗簪

    读音:yí zān

    繁体字:遺簪

    意思:(遗簪,遗簪)

    1.指失落的簪子。
    《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引刘邦彦《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