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
意思:鹤发老人带着紫竹林,去来花下歌春曲。
出自作者[宋]王镃的《梦中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鹤发老人手持紫竹,在花下歌唱春天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永恒。
首句“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描绘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花丛中手持紫竹,悠然自得地歌唱春天的曲调。通过“鹤发老人”和“紫竹”这两个意象,诗人传递出一种岁月静好、悠然自得的情感。紫竹作为一种象征,可能代表着老人的坚韧和优雅,而他在花下歌唱,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天过去,新的春天来临,花儿自然开放。而杜鹃鸟的一声啼叫,使得巴山呈现出新的绿色。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永恒,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更迭。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鹤发老人和春天的景象,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永恒的哲理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意。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