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涤》 寂寥虽无形,不是小雠敌。

寂寥虽无形,不是小雠敌。

意思:寂寥虽然无形,不就是个仇敌。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寄王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月下梅花图,表达了诗人孤独、寂静、深思的情感。 首句“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诗人以开门的方式描绘了月夜中的梅花,月光透过稀疏的梅花,照在衣裳上,仿佛衣裳都浸润得湿润。这句诗以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湿润的质感。 “寂寥虽无形,不是小雠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静。虽然寂静无形,但它并不是小仇敌,而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声抗议。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孤独和寂静的深深理解和接受。 “地虚草木壮,雨白桃李赤”,这句诗描绘了梅花的背景——一片空旷的土地,草木茂盛,雨后的桃李显得更加鲜艳。这句诗以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永日无人来,庭花苦狼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失望。整日没有人来,庭院里的花也变得凌乱不堪,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吟高好鸟觑,风静茶烟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吟诗的场景,鸟儿在旁边注视着诗人,风静茶烟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最后,“唯思莱子来,衣拖五般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希望莱子的到来能给庭院带来新的生机和色彩。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梅花的美丽和寂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独、寂静、深思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读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寂寥虽无形,不是小雠敌。
地虚草木壮,雨白桃李赤。
永日无人来,庭花苦狼藉。
吟高好鸟觑,风静茶烟直。
唯思莱子来,衣拖五般色。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 无形

    读音:wú xíng

    繁体字:無形

    英语:invisible

    意思:(无形,无形)

    1.不见形体。
    《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孔颖达疏:“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雠敌

    读音:chóu dí

    繁体字:讎敵

    意思:(雠敌,雠敌)
    仇人;敌人。
    《晏子春秋问上五》:“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雠敌进伐,天下不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