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郊乐章·肃和》 火林散雪,阳泉凝冱。

火林散雪,阳泉凝冱。

意思:火林散雪,阳泉冻结。

出自作者[唐]魏征的《五郊乐章·肃和》

全文赏析

《五郊乐章·肃和》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魏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皇帝在祭祀天地、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首联“黄祇僾如在,清坛瀁不流。”黄祇,即黄帝,僾如在,意为仿佛在眼前。清坛,指祭祀天地的祭坛。瀁不流,形容祭坛上的水清澈见底。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场景的庄重肃穆,表达了皇帝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颔联“豫游光后圣,尊祖送神休。”豫游,指皇帝巡游。光后圣,意为继承先圣之德。尊祖送神休,表示皇帝尊崇祖先,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安宁。这两句诗表现了皇帝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先圣的敬仰。 颈联“明君陈大礼,展币祀圆丘。”明君,指英明的皇帝。陈大礼,指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展币祀圆丘,表示皇帝向天地献上丰厚的祭品。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举行盛大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威严。 尾联“寒雰结夕冥,敛霁实无阴。”寒雰,指寒冷的气息。结夕冥,形容夜晚的天空。敛霁实无阴,表示天空放晴,没有阴霾。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的美好景象,寓意着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歌以祭祀天地为背景,通过对皇帝庄严祭祀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同时,诗歌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律周玉琯,星回金度。
次极阳乌,纪穷阴兔。
火林散雪,阳泉凝冱。
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作者介绍 魏征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关键词解释

  • 火林

    读音:huǒ lín

    繁体字:火林

    意思:烈火焚烧的树林。
    北齐·刘昼《新论防欲》:“譬由愚者之养鱼鸟也,见天之寒,则内鱼于温汤之中,而栖鸟于火林之上。”

    解释:1.烈火焚烧的树林

  • 凝冱

    读音:níng hù

    繁体字:凝冱

    意思:(参见凝沍)
    亦作“凝沍”。
    结冰;冻结。
    晋·潘岳《怀旧赋》:“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
    宋·苏辙《墨竹赋》:“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沍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