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逃禅室解嘲》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

意思:扫除愁那用千金扫帚,折慢只有看七幢。

出自作者[元]丁鹤年的《逃禅室解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陶渊明和马祖两位古代禅师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首句“久慕陶公卧北窗”中,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远离尘世纷扰,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他描绘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其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描述,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 “还从马祖吸西江”一句,诗人借用了马祖道一禅师的典故。马祖道一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对繁琐的教条和仪式。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从马祖的修行方法中汲取灵感,希望通过吸纳西江之水,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的追求。诗人认为,面对忧愁和烦恼,无需使用繁琐的方法去清除,只需像扫除灰尘一样简单地去面对,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而“折慢惟瞻七宝幢”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七宝幢”象征着佛教中的美好事物和修行境界。 “日晏卷帘延叠嶂,雨晴欹枕听流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日暮时分卷帘望山的情景,以及在雨过天晴时躺在枕头上听流水的声音。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周妻何肉俱无累,只有诗魔老未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轻松自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这里,“周妻”指的是周公的妻子,“何肉”指的是周公烹制的美味佳肴,但在这里,它们都象征着生活的轻松自在。而“诗魔”则是指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痴迷,尽管已经年老,但这种热情依然未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慕陶公卧北窗,还从马祖吸西江。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
日晏卷帘延叠嶂,雨晴欹枕听流淙。
周妻何肉俱无累,只有诗魔老未降。

关键词解释

  • 七宝

    读音:qī bǎo

    繁体字:七寶

    英语:Sapporo

    意思:(七宝,七宝)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

  • 千金

    读音:qiān jīn

    繁体字:千金

    英语:senorita

    意思:
    1.极言钱财多。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纍千金。”

  • 那用

    读音:nà yòng

    繁体字:那用

    意思:挪用。把原定用于某方面的钱物移作他用。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惟衰庸阘茸,平时衙役蒙蔽,内外通同,作獘侵渔,或本官那用无力补偿。”

    <

  • 宝幢

    读音:bǎo zhuàng

    繁体字:寶幢

    意思:(宝幢,宝幢)

    1.以宝珠装饰的幢竿。
    《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于阶道侧竖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

    2.幢幡,幢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