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
意思:扫除愁那用千金扫帚,折慢只有看七幢。
出自作者[元]丁鹤年的《逃禅室解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陶渊明和马祖两位古代禅师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首句“久慕陶公卧北窗”中,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远离尘世纷扰,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他描绘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其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描述,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
“还从马祖吸西江”一句,诗人借用了马祖道一禅师的典故。马祖道一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对繁琐的教条和仪式。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从马祖的修行方法中汲取灵感,希望通过吸纳西江之水,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
“扫愁那用千金帚,折慢惟瞻七宝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的追求。诗人认为,面对忧愁和烦恼,无需使用繁琐的方法去清除,只需像扫除灰尘一样简单地去面对,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而“折慢惟瞻七宝幢”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七宝幢”象征着佛教中的美好事物和修行境界。
“日晏卷帘延叠嶂,雨晴欹枕听流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日暮时分卷帘望山的情景,以及在雨过天晴时躺在枕头上听流水的声音。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周妻何肉俱无累,只有诗魔老未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轻松自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这里,“周妻”指的是周公的妻子,“何肉”指的是周公烹制的美味佳肴,但在这里,它们都象征着生活的轻松自在。而“诗魔”则是指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痴迷,尽管已经年老,但这种热情依然未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