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意思:空中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武陵谁家子》,从题目中我们无法得知作者的身份,只能从诗的内容中推测它可能是一首描绘爱情或相思情感的诗。 首句“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诗人以武陵记的渔人入桃花源的典故,描绘出一位在波面上双双嬉戏的恋人,仿佛是渔人,进入了爱情的桃花源。这种隐喻的手法,使得诗的意象更加丰富和深邃。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积压在心中的丝,无法织成预期的素色布匹,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诗人以织女星为比,表达出对爱情的期待和向往。这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阻碍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它以波面嬉戏的双双恋人、心中的丝、机上的素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积心

    读音:jī xīn

    繁体字:積心

    意思:(积心,积心)
    谓积纍仁心。
    《吕氏春秋察微》:“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高诱注:“积累其仁心,思虑其善政,以求致治也。”

  • 空积

    读音:kōng jī

    繁体字:空積

    意思:(空积,空积)
    谓极小的数目。
    《汉书律历志上》:“非黄钟而它律,虽当其月自宫者,则其和应之律有空积忽微,不得其正。”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空积,若郑氏分

  • 心中

    读音:xīn zhōng

    繁体字:心中

    英语:(n) in one\'s thoughts; in one\'s mind

    意思:
    1.中心点。
    《墨子经说上》:“捷与狂之同长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